米糠、麥麩重回餐桌 健康食用有門路!

春節假期剛過,當不少人還沉浸在大魚大肉的氛圍中時,近日,一則“衛健委傳來好消息,

春節假期剛過,當不少人還沉浸在大魚大肉的氛圍中時,近日,一則“衛健委傳來好消息,米糠、麥麩有望重回百姓餐桌”的文章引起網友議論,該文稱,米糠中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物質,比精米、白面營養更豐富,並且還引用瞭國傢衛健委針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促進米糠回歸人類食用提升國民營養的建議》的相關答復。米糠對於當代人來說可能比較陌生,這種東西能吃嗎?營養嗎?對於米糠回歸食用的建議,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梁清月表示,目前,“吃糠咽菜”再也不是生活所迫,而不失為飲食健康的一種選擇。無害化米糠將被列入“食藥兩用名單”前述網傳文章稱,米糠、麥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和營養物質,不僅比精米、白面營養更豐富,同時還能避免很多因飲食過於精細而引發的“富貴病”,此外,米糠還有很大的藥用價值。記者查詢得知,此事起源於1月19日國傢衛健委對於人大代表提出的《關於促進米糠回歸人類食用提升國民營養的建議》的一則答復,該答復表示:目前,米糠主要用於生產飼料,作為糧食原料主要用於生產米糠油。近年來,國傢衛健委積極推動食物營養健康產業發展。發展米糠產業,挖掘米糠營養價值,有利於促進糧食減損增效和國民營養健康。針對“支持米糠安全食用產業發展”等建議,國傢衛健委在答復中回應:支持米糠安全食用產業發展,引導相關企業綜合利用碎米、米糠、稻殼、麥麩等副產物,開發米粉、米線、米糠油等食品或食品配料;建立米糠無害化評價體系,完善相關食用安全標準;將無害化米糠(即食米糠或食用米糠)列入“食藥兩用名單”和《藥典》……“吃糠咽菜”不可能單獨作為主食供人食用米糠就是稻子或谷子上脫下來的皮。成都市第七人民醫院營養科主治醫師梁清月表示,米糠富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但按照當前的食品安全法規,米糠不屬於普通食品原料,是不可以添加到食品中給人吃的。不僅如此,米糠也不可能單獨作為主食供人食用,因為它難以下咽、難以消化。“米糠要成為食品原料,隻能走深加工和少量添加的路線,在一定程度上補充當代人因為吃大量精米白面而缺失的營養。”日常吃的精米、白面,都屬於精制碳水,主體成分是淀粉,僅含有少量蛋白質。梁清月表示,國內外的研究結果和資料表明,米糠中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生理活性物質,如蛋白質、脂肪酸、維生素、膳食纖維等,這些營養成分恰恰是人體所必需的,正是當代人飲食結構中相對缺乏的,這就是吃粗糧的意義所在。老百姓常說“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就體現瞭米糠的藥用價值。《黃帝內經·素問》中有“五谷為養”的論述,五谷指的就是帶有糠的谷物。針對部分網友對米糠上桌持懷疑態度,梁清月認為,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吃糠咽菜”再也不是生活所迫,而是飲食健康的一種選擇。很多人印象中,米糠就是用來喂牲畜的飼料,而用現代碾制技術生產出來的食用級米糠,富含各種營養素和生理活性物質,約占米糠總重量的80%、營養的90%以上,具有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心血管疾病、幫助降低血脂等功效。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469.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