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清理冰箱啦 教你科學處理剩飯剩菜
春節結束,你傢冰箱存的年貨還有多少?剩菜剩飯習慣性放冷藏室,冷凍食品反復解凍……
春節結束,你傢冰箱存的年貨還有多少?剩菜剩飯習慣性放冷藏室,冷凍食品反復解凍……冰箱裡的食物真的安全嗎?煤炭總醫院病理科主任醫師楊連君提醒,冰箱常用冷藏溫度是4℃-8℃,在這種環境下,絕大多數細菌生長緩慢,有些細菌卻嗜冷,如李斯特菌等,在這種溫度下會迅速增長繁殖,冰箱的冷凍溫度一般在零下18℃左右,但冷凍不等於完全殺菌,有些細菌隻是休眠,一旦解凍,這些細菌就又復活瞭。李斯特菌是一種厭氧細菌,主要以食物為傳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體之一。李斯特菌廣泛分佈於自然界,肉類、蛋類、禽類、海產品、乳制品、蔬菜等都可能成為李斯特菌的感染源。李斯特菌具有不怕冷特點,生長溫度范圍為2℃-42℃(0℃亦能緩慢生長),很多人認為將食物放進冰箱就不會變質的想法是錯誤的。李斯特菌進入人體是否引起感染與菌量和個人的年齡免疫狀態有關。北京市疾控中心曾提示,孕婦、新生兒、老人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如腫瘤患者、HIV患者、器官移植者)特別容易感染李斯特菌,可引起敗血癥和腦膜炎。尤其是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後果非常嚴重,可導致流產、早產、死胎和新生兒感染。“除李斯特菌外,許多的食源性細菌(如沙門氏菌)也會危害人們的健康。”宣武醫院檢驗科醫師陳典典建議,人們使用冰箱存放剩飯剩菜時,把要儲存的剩飯用保鮮膜封好,避免食物間的交叉污染;其次,剩飯食用之前一定要用微波爐加熱至完全熱透的狀態(大部分細菌不耐熱,包括單增李斯特菌);第三,放置時間過長的剩飯應盡快扔掉。除冷藏剩飯剩菜外,反復解凍食物也是很多傢庭常見的儲存食物方式,其實,肉類反復解凍會有滋生細菌風險,解凍不當也是如此。那麼,冷凍的肉如何解凍更安全呢?美國食品技術協會高級會員、科普工作者雲無心曾表示,食物中細菌的生長需要菌種、營養成分和溫度三個條件,所以,控制肉類解凍的細菌生長,關鍵就是控制溫度。“推薦的解凍方式是提前一天拿出來,放在冷藏室裡化凍。雖然化凍時間很長,但溫度不會超過冷藏溫度,就不用擔心細菌的生長。”在生活中,不少人沒來得及前一天將凍肉解凍,做飯時會直接使用微波爐解凍。對此,雲無心表示,微波爐容易造成解凍不夠均勻,導致表面肉熟,裡面還沒有化開的現象。在冷藏解凍和微波解凍之間的折中方法,是把密封的肉放在涼水裡化凍,中間換幾次水。“這樣做,冷凍肉的解凍速度會很快,而密封浸泡,不會額外增加細菌,肉的表面溫度也不是很高,細菌難以快速生長。”雲無心說。如何科學使用冰箱儲存食物,陳典典提出如下幾點建議:生熟分開放生熟食品不要混放;避免食用未完全熟的肉制品、蛋制品、海鮮等,避免飲用未經巴氏消毒的奶及奶制品;避免食用冷藏時間過長的食物剩餘食物在2小時內放入冰箱冷藏,最好用有蓋的容器來裝,避免食用冷藏時間長的非密封保存的食物,建議冷藏時間少於3天,像涼菜、切開的瓜果最好不超過1天,避免反復冷藏;定期清潔冰箱註意冷凍、冷藏(0℃-5℃)的溫度控制,定期清潔冰箱,建議每隔2-3個月徹底清潔一次。留意食品保質期註意即食預包裝食品的保質期;包裝開封後,應徹底加熱後食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4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