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隻知道烏梅子醬,這道養生食材妙用多
最近,一首新歌《烏梅子醬》火遍全網。你知道嗎?除瞭能做成甜甜的烏梅子醬,烏梅作為
最近,一首新歌《烏梅子醬》火遍全網。你知道嗎?除瞭能做成甜甜的烏梅子醬,烏梅作為一味中藥材,還有很多功效和妙用。烏梅,別名梅實、熏梅、桔梅肉。《神農本草經》中記載:“烏梅,味酸,平。主下氣,除熱煩滿,安心,肢體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誌,惡肉”。功效一:安蛔驅蟲烏梅最出名的功效就是用於蛔厥腹痛嘔吐。“蛔得酸則伏”,烏梅味酸,有和胃安蛔之效。如《傷寒論》烏梅丸,以烏梅配伍細辛、蜀椒、幹薑、黃連等,治療蛔蟲引起的腹痛嘔吐。功效二:斂肺止咳烏梅味酸而澀,其性收斂,配伍五味子,增強斂肺止咳之力,可用於肺虛久咳。功效三:澀腸止瀉用於久瀉久痢。如固腸丸,以之配伍肉豆蔻、訶子、罌粟殼等,治久瀉不止;《聖惠方》烏梅丸,以之配伍黃連,治天行下痢不能食者。但不能在剛出現吐瀉癥狀的時候就立即用烏梅等酸收之品,不然容易把邪氣稽留在體內,難以排出。功效四:清涼生津,潤膚止癢烏梅味酸,有生津止渴之效,可用於治療虛熱消渴之癥。如《簡要濟眾方》以烏梅加豆豉水煎服,治消渴煩悶;玉泉丸,以之配伍天花粉、麥冬、葛拫、人參等,治虛熱煩渴。烏梅還可用於治療皮膚瘙癢、癮疹等,如著名的過敏煎。烏梅配伍木瓜,和肝脾,養胃陰,可以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酸缺乏所致的食欲不振、饑不欲食。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脾胃病科的醫生們推薦幾款烏梅食療方,既可口又能改善相應癥狀。烏梅三豆飲做法:準備黑豆、黃豆、綠豆各30g、烏梅15g,冰糖適量,煮2小時代茶服。功效:清熱解毒、健脾利濕。適用人群:沒精神、愛睡覺、容易疲憊卻容易上火(如眼睛、幹澀、紅腫與臉上長痘)的人群。烏苓飲做法:準備烏梅5克,麥冬5克,茯苓10克,陳皮3克,加水煮1小時左右。功效:開胃理氣,斂汗止渴。適用人群:胃口差、口氣大或汗多、睡覺不安的人群。酸梅湯做法:準備烏梅3顆,山楂片3片,甘草6克,大羅漢果半顆,陳皮3克,煎煮45分鐘至1小時。功效:生津液、止煩渴、解暑熱。適用人群:適用夏季飲用,熱病口幹的人群。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