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食障礙是因為吃的?這些病因要瞭解

“今天心情不好,去大吃一頓減減壓!”“今天太高興瞭,大吃一頓慶祝慶祝!”這些話你

“今天心情不好,去大吃一頓減減壓!”“今天太高興瞭,大吃一頓慶祝慶祝!”這些話你是否覺得似曾相識?生活中我們與食物緊密連接,可以理解為它是身體所需要的燃料。但有時食物也會引發焦慮,當食物與各種情緒聯系在一起而出現與平常不同的攝食行為時,就要高度警惕瞭。今天,我們聊聊關於進食障礙的防治。什麼是進食障礙?進食障礙指以反常的攝食行為和心理紊亂為特征,伴有明顯體重改變和(或)生理、社會功能紊亂的一組心理生理障礙,包括節食、暴飲暴食、鍛煉過度、嘔吐和使用瀉藥等。發病原因與生物、心理、社會文化等多種復雜因素相關,是一種慢性、復發性、難治性疾病。進食障礙可分為一下三類:神經性厭食:簡稱厭食癥,主要特征是患者有意嚴格限制進食,導致體重明顯下降並低於正常,出現身體功能損害現象的疾病。主要表現為患者對體重的增加有恐懼感,拒絕保持最低的標準體重,對體重和體形極度關註,有意造成體重明顯減輕等。神經性貪食:簡稱貪食癥,以反復出現的暴食以及暴食後不恰當的抵消行為,強烈控制體重的先占觀念為特征的疾病。這種抵消行為可能是催吐、濫用利尿劑或瀉藥、節食或過度運動等。神經性貪食是一種惡性循環,暴食-內疚-抵消性行為。催吐對身體的傷害極大,它會影響身體的電解質平衡,導致心律不齊,可能會引發心臟的驟停,還會導致胃酸逆流,侵害食管、喉嚨。暴食障礙:簡稱暴食癥,以反復發作性暴食為主要特征的一類疾病。主要表現反復發作、不可控制、沖動性的暴食,但不伴有規律的補償行為。進食障礙是一種不容易治愈的疾病,難治愈的原因在於它不僅僅與吃有關。進食障礙的原因是什麼?進食障礙隱性的影響因素是生物學因素。我們腦裡有信號刺激,也有神經化學遞質,這些神經化學遞質發出跟饑餓和食欲有關系的信息,腦裡的其他部分對這些刺激做出反應;而患進食障礙的人的大腦不能識別這些信號刺激,同時他們的身體也無視這些信號,所以能長時間忍受饑餓。遺傳基因會影響人的某些個性特征,大部分進食障礙的病人普遍比較敏感,對於挫折的耐受度較低,缺乏安全感,常伴有完美主義和強迫性行為。進食障礙的誘發因素是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這些心理和社會文化因素可能是被人說太胖、形象不好,也可能是來自對自己不滿、親人離世等造成心理上的創傷。日常生活中,進食障礙的患者多有敏感、低自尊、焦慮、完美主義等特征。進食障礙如何治療?進食障礙是一組涉及生理和心理紊亂的精神障礙,與其他精神障礙所不同的是,其生理紊亂所致的軀體並發癥可累及全身各大系統、器官,因此多學科團隊模式在進食障礙的治療中尤為重要,例如對於厭食癥病人,使用營養治療來增加其過低的體重,以減少全是各器官系統的並發癥。研究發現,認知行為療法以及辯證行為療法對於治療進食障礙有著重要的意義,行為和認知的改變可以明顯消除進食障礙的癥狀。此外,人際心理治療也被認為是針對貪食癥和暴食癥的有效療法。傢庭因素對於進食障礙的發生有著深遠的影響,因此,基於傢庭療法對於治療青少年厭食癥和貪食癥有明顯的效果。進食障礙患者努力改善自己的體驗、改變身體狀態,而潛意識裡,他們在尋找愛、渴望別人的尊重,所以,精神分析治療對於進食障礙也有一定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527.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