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春困 掌握一些提神醒腦小技巧很有用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為什麼一到春天就犯困?緩解春困有哪些方法?“‘春困’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為什麼一到春天就犯困?緩解春困有哪些方法?“‘春困’是人體對春季氣候的一種適應性反應,是冬去春來之時人的大腦血流量發生改變造成的,完全屬於生理現象。”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亞健康科副主任醫師劉洋解釋,在冬天,皮膚和皮膚淺層的血管逐漸收縮,汗腺和毛孔也隨之閉合,血流量相對減少,此時供應大腦的血流量充足。一到春天,氣溫回升,皮膚不再為保暖而過多地工作,皮膚的血管和毛孔漸漸地擴張,血液循環加快,大腦的供血量減少,輸送的氧就少,在氧不足的情況下就容易犯困。緩解春困,就要保證一定的睡眠時間。劉洋表示,成年人的睡眠時間以6~8小時為宜,老年人的睡眠不要超過8小時。正所謂“久臥傷氣”,睡眠過多,不僅可能造成氣血運行不暢、筋脈不舒等現象,還會越睡越困,引發惰性。適當的運動也有助於緩解春困,如太極拳、八段錦、廣播體操等,可以加速體內血液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科學飲食也能化解“春困”。春日宜食用甘溫之品,有助於健脾扶陽,脾氣健運,氣血充盛,肝體得養,肝氣條達。“春日養生,首推韭菜,韭菜味甘性溫,能健脾益氣。薺菜、蒲公英、菠菜等時令野菜,香油涼拌,也是化解‘春困’的美食。”劉洋建議。此外,劉洋還推薦一些緩解“春困”的小方法:●梳頭百餘下《養生論》中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天適合梳頭養生。每天堅持從額頭到後頸梳頭100-200下,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大腦疲勞,使大腦恢復清醒狀態。●按揉風池穴保持身體正直,頭後仰,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風池穴,做環形轉動按揉1分鐘,以有明顯的酸脹感為宜,反復做5~10次。常按揉此穴,不僅能提神,還能緩解眼睛疲勞。●點按攢竹穴閉目,用大拇指的指尖,或指腹的前部點按攢竹穴1分鐘左右,以感到脹痛為佳。常點按此穴,可排解體內的鬱氣,使氣血暢通,起到消除頭腦昏沉、醒腦提神的作用。●輕揉太陽穴用雙手拇指或食指分別置於兩側太陽穴,做輕柔緩和的環形轉動,持續30秒。此法適用於各類人群,不可用力過度,以感覺酸脹即可。常按揉此穴,能提神,緩解頭暈、頭痛、眼睛幹澀等癥狀。●按揉百會穴雙手拇指或食指疊按於百會穴,緩緩用力,以有酸脹感為宜,持續30秒,同時可做輕柔緩和的環形按揉,反復做5~10次。常按揉此穴,可提神醒腦、升舉陽氣。●按揉肩井穴將一手拇指、食指二指分別放在肩端自然出現的兩個凹陷處用力點按,再以掌心放置揉摩肩部1~2分鐘或更長時間。常按揉此穴,有通經活絡、醒腦開竅、消除頸肩疲勞的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