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不足頭發早白,中醫五招養出好秀發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長白發,說明人老瞭。中醫認為,頭發的生長依賴於精血的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長白發,說明人老瞭。中醫認為,頭發的生長依賴於精血的濡養,隨著年齡的增長,天癸(男女之腎精或女子月經)衰、肝腎虛,毛發枯白是自然現象。除此之外,當各種原因導致肝腎不足時,頭發沒瞭精血的濡養,也慢慢失去光澤,變得幹枯毛躁,漸生白發,日久還可形成脫發。那麼,如何保養頭發,避免華發早生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中醫科副主任醫師何田田指出,在快節奏的城市生活中,保養頭發,以下四點是尤其需要註意的地方。緩解壓力,保證睡眠過大的精神壓力可使得供應毛發營養的血管痙攣,影響血液循環,進而導致黑色素顆粒輸送減少而出現白發。因此,要盡量放松心態,學會緩解壓力、釋放壓力,同時要註意保證充足的睡眠,晚上要早睡,避免熬夜,根據十二經脈的子午流註,晚上11點血氣流註於膽經,正是補血的時候,因此,最好在這個時間是處於睡眠狀態的。預防白發,多吃黑色食物偏食挑食,飲食結構不合理,容易因營養不良或營養元素缺乏而出現白發增加,因此平時應該均衡飲食,預防白發還可多吃黑豆、黑芝麻、制何首烏、桑椹、黑糯米等黑色食物,和海帶、紫菜等海藻類食物。穴位按摩,讓血液循環通暢頭部穴位豐富,平素多進行頭皮按摩,可促進頭部血液循環,改善白發和脫發。另外,還可常按太溪及三陰交穴,補肝腎,養陰血,防白發。太溪穴位於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屬足少陰腎經的原穴,按揉太溪穴可滋陰益腎,防脫發白發。三陰交穴位於內踝尖直上三寸,脛骨後緣,為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交會之處,按揉此穴可健脾益血,調肝補腎,亦有安神助眠的作用。藥膳調理烏發黑發效果好女貞首烏牛肉湯材料:牛肉300克,女貞子20克,制何首烏20克,黑棗6枚,生薑2片,鹽少許。做法:將牛肉洗凈,切片過水後與洗凈的藥材、生薑放入瓦鍋中,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改用文火煲1小時,加鹽調味即可核桃黑米粥材料:黑米100克,核桃仁6個,枸杞子20g做法:將黑米浸泡半個小時,加入洗凈枸杞子熬粥,成粥後加入研碎的核桃仁,再煮5分鐘即可食用膏方調補膏方是中藥的一種特殊劑型,具有更好的滋補效果,可選用墨旱蓮、黃精、熟地、桑椹、大棗等滋腎陰、養肝血的藥材,通過特殊工藝制作成烏發補腎膏,早晚服用,能起到黑須發的效果。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原创文章,作者:admi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htg.tw/23545.html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